黨的十八大以來,蘭州交通大學統一戰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廣泛凝聚人心,突出思想政治引領,調動統一戰線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在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和服務經濟社會的火熱實踐中不斷鞏固大團結、實現大聯合。
加強黨的領導,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學校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統戰工作實現了由“務虛”向“務實”、由“小統戰”向“大統戰”、由“單一”向“大眾”的顯著變化。
注重發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機制作用,切實做到“三個帶頭”“四個納入”,督促和帶動各級黨組織牢牢扛起黨的民族宗教工作主體責任,統戰工作穩步實現了提質增效,校黨委對統戰工作的領導得以持續加強。
思想政治引領工作不斷深入。采取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理論學習與主題教育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通過開辦“同心大講堂”、舉辦學習分享會、助力脫貧攻堅、防控疫情統戰人在行動等載體途徑,打造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交通強國、典型示范引領、專業交流交融于一體的具有交大特色的學習交流平臺,持續用黨的創新理論凝聚各界共識、武裝統一戰線。

服務中心大局,彰顯統一戰線的制度優勢。建立了校情通報會制度、重要會議列席制度、重大決策征詢意見制度,注重在教代會、學術委員會等多個工作機構中發揮黨外專家學者的作用,擴大了黨外知識分子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支持和鼓勵在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參事等黨外代表人士認真履職,發揮自身優勢,為地方各項事業發展獻智獻力。十年來,共提交議案及提案400余項,近60項被列為省政府、省政協領導重點督辦提案。
注重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中大膽擔當作為,真正做到“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十年來,累計派出800余名專家學者和黨外人士,赴甘南、武威、隴南等地開展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大宣講活動;赴康樂、和政、宕昌、莊浪、高臺等地,開展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有關的技能、科技和語言培訓活動。

加大培養力度,鋪平成長成才之路。學校把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作為事關全局的重要政治工作,納入全校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精心謀劃、善作善為,培養造就了一支與黨同心、作用突出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
注重頂層設計,做好預留工作。全面貫徹執行把一部分優秀人才留在黨外的規定,通過出臺政策明確規定,“各二級黨組織發展黨外代表人士加入中國共產黨時,應與黨委統戰部溝通協商”。此項舉措,為學校預留了30余位優秀黨外人才。
加強教育培訓,提升政治引領。積極與省委統戰部協調溝通,選送黨外人士赴國家行政學院、甘肅省僑聯、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參加學習,幫助他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堅持優中選優,積極舉薦干部。注重選拔優秀黨外人士擔任中層行政領導職務。學?,F有黨外處級干部43人,占干部總數的17%,其中正處級14人,副處級29人。積極舉薦優秀黨外代表人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參事,18人當選省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4人擔任省政府參事,為省直部門、高校輸送廳級干部3名。
深化交友聯誼,強化組織保障。建立了校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民主黨派、與無黨派代表人士結對子交朋友制度,加強與無黨派代表人士的溝通交流,進一步了解情況,征求意見,做好思想工作。堅持節假日走訪慰問黨外代表人士,以春節、教師節、重陽節、三八婦女節等節日為契機,走訪慰問有突出貢獻的優秀黨外代表人士,送上學校黨委的關心關懷。

維護團結和諧,鑄牢共同體意識。全校統戰工作圍繞大團結大聯合主題,把民族宗教工作作為重要任務,全力防范化解統一戰線各領域風險隱患,堅決守住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和諧的底線。
學校堅持以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抓手,連續組織開展民族宗教政策“百場萬人”大宣講活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扎實推進。
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不斷加強黨對宗教工作領導,構建新時代宗教工作體系,有力有效解決宗教領域突出問題,努力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征塵洗罷重抖擻,攀登正未有窮期。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的召開,為高校開展統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時期,蘭州交通大學統一戰線將同心同德、凝心聚力,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和推動我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文/張俊梅 圖/楊佚孺 石磊 審核/李紅紅 來源/黨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