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由黨委宣傳部主辦、藝術設計學院承辦的天佑美育大講堂——《古書畫裝裱技藝及在故宮博物院的發展》在二教報告廳舉辦。本次講座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古書畫裝裱修復專家楊澤華主講。安寧區文化館,我校黨委宣傳部、藝術設計學院相關負責人,藝術設計學院、蘭亭書畫協會學生代表及校外書畫裝裱修復工匠等200余人聆聽報告。

楊澤華從古書畫裝裱修復的歷史發展沿革娓娓道來、通過大量圖片和案例為現場師生展示了書畫裝裱的操作環境:紅色大漆案子和工藝特殊的大墻以及托畫心、鑲活、覆背和砑裝等主要工序,為大家揭開了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為了使師生具體了解書畫裝裱修復的過程,他以《董誥花卉貼落》、《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兩件文物修復案例為例,深入講解書畫修復的具體步驟,并以修復前后的照片進行效果對比,使聽眾領略了中國古書畫修復技藝精巧絕妙之處,現場師生不禁連連拍手稱贊。

本次講座,不僅讓師生了解了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更被修復大師對中國傳統技藝執著追求的“工匠精神”深深感動,正是因為有這一技藝的出現,才能為保存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傳承古代文明作出巨大貢獻。
楊澤華,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2017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古書畫修復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畢業。1985年加入故宮博物院文??萍疾繒嬔b裱科,師承徐建華先生,為古書畫修復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進行過大量明清繪畫、書法、大型壁畫、通景畫、貼落以及大體量牌匾的修復工作。主要修復作品有:明代《錢貢藤閣圖》、明代《塞外新秋詩》、明代《劉鎮梅花書屋圖》、清代《高其佩指畫山水》、大型壁畫廣濟寺清代傅雯《圣果妙音圖》、倦勤齋通景畫修復等。
(文/楊佚孺 圖/學生記者:王興 郝子鳴 審核/趙金平 來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