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蒲泄ぷ鞲鶕?“立足甘肅,面向全國、以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以工程應用型研究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聚集多學科力量,組建工程技術中心,開發高新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搶占科技高地”的科研指導思想,學校抓住西部大開發,教育大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的有利時機,依托“土木工程” 、“交通運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信息通信與電器工程”與“化學”等6個甘肅省高等學?!半p一流”特色建設工程和24個甘肅省重點學科,在相關領域做出了令同行矚目并且在西北處于領先地位的學術、科研成績,并涌現出一大批科研成績卓著的學術帶頭人,形成了穩定堅實的學術科研梯隊。

學校始終堅持產學研合作,主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在土木結構、環境保護、信息工程、自動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裝備制造、綠色能源、自然災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術和優勢產業,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水平。參與了青藏、蘭新、蘭渝等多個鐵路重大項目的研究與建設工作,是全國承擔青藏鐵路科研項目最早最多的高校,解決了青藏鐵路凍土世界性難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F有4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地理國情檢測技術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60個以上省部級科研平臺。五年來,學校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高鐵建設等國家戰略,成立了黃河水環境研究院、青島研究院、常州研究院。承擔縱向科研項目701項,承擔橫向科研項目400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3項,其中一等獎7項,2017-2019年連續3年有4項成果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十三五”以來,學校加大高水平科研平臺和團隊的培育和建設,學校出臺《蘭州交通大學優秀科研平臺(團隊)科學研究資助計劃的管理辦法(暫行)》,資助了各類國家、省部級平臺、團隊建設和20個校內優秀平臺、團隊?!笆濉逼陂g省部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從2015年的38個增加目前的60個,新增22個,其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截止目前學校擁有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平臺60個,校級科研平臺107個。其中國家級平臺3個,分別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道橋工程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和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地理國情監測技術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科研平臺57個,其中教育部5個,分別是“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鐵道車輛熱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寒旱地區水資源綜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聚光太陽熱能產業關鍵技術與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和“敦煌彩塑制作技藝傳承基地”。甘肅省重點實驗室4個,分別為“甘肅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道路橋梁與地下工程重點實驗室”、“甘肅省軌道交通裝備系統動力學與可靠性重點實驗室”以及“甘肅省黃河水環境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11個。原鐵道部重點實驗室3個,甘肅省發改委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2個,甘肅省工信廳行業技術中心9個,甘肅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等7個以及其他省級科研平臺6個。

“十三五”以來,學校承擔縱向科研項目701項,經費18086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 207項,經費11146.5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4項,總經費9257.5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為2019年甘肅省屬高校獲批的唯一一項重點項目;科技部各類課題(含任務)20項,經費1629萬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項,經費260萬元。

“十三五”以來,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43項,其中一等獎7項,獲獎質量顯著提升,2017-2019年連續3年有4項成果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這是我校自1992年以來,再次獲得教育部科技類獎項。學校共授權各類專利1146件,較“十二五” 392件增幅達192.3%。

“十三五”以來,全校教師發表論文被SCI檢索收錄731篇, EI 1058篇, CSSCI 83篇。2018年,學?;瘜W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2019年11月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十三五”以來,學校主動改革學術交流制度,創新模式,激勵教師主動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學術活動有了新氣象,擴大了學校學術影響力。邀請中國科學院陳俊勇院士、何雅玲院士、金紅光院士、賴遠明院士、楊元喜院士、田村幸雄院士(外籍),中國工程院柴天佑院士、鄧銘江院士、顧國彪院士、何華武院士、寧濱院士(去世)、寧津生院士(去世)、王浩院士、王家耀院士、魏子卿院士、吳澄院士、翟婉明院士、鄭南寧院士、朱利中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顧佩華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王二剛院士和眾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先后來我校做學術報告、學術交流。2018年校慶期間,學校舉辦了“甲子校慶”—天佑論壇,在4天的時間里,12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了主題報告,為學校甲子校慶增添了濃厚的學術氛圍。

(數據更新至2020年4月)

相關鏈接:科技處



通訊地址:蘭州市安寧區安寧西路88號 郵編 : 730070

管理員郵箱: webmaster@lzjtu.edu.cn

域名備案信息: [www.lzjtu.edu.cn/隴ICP備14001560號-2] [www.hildemork.com/隴ICP備14001560號-1]    

CopyrightsO2020 AII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蘭州交通大學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103號

国产精品JIZZJIZZ